社会学研究(社会学研究方法有哪些)




社会学研究,社会学研究方法有哪些

十级「甄学家」的呕心沥血之作

作者 | 程锐

如何定义年轻人?年龄的定义早已过时,如今,能被称为年轻人往往都在这项能力上特别突出——

玩梗。

每个年轻人的「梗池」里,既有着少数密友共享的「私人梗」,也有来来往往,新鲜时人人追捧,很快便无人问津的「时效梗」,更有知晓者众、常玩常新,成为梗池基底的「经典梗」

而在这个玩梗时代,若论「经典梗」,很难绕开造梗无数的《甄嬛传》。

《甄嬛传》已经播出十年了,为什么我们还在玩梗《甄嬛传》?或许这要从「梗」到底是什么说起。

玩梗时代,「梗」为何物?

所谓梗,常常能负载大量隐含信息量。

说出来往往只有简洁的几个字,或一个表情包,但内核却是扎根于某些含义丰富的影视作品、网络事件的信息。

对于善于玩梗的年轻人来说,看到梗就如同看到海面上的冰山,能够迅速勾连出海面下冰山全貌。如果不了解海面下的部分,自然会无法理解海面之上的梗的意义。

玩梗能够流行,首要原因就在于——

「封闭性」。

所谓封闭性,即意义共享所带来的圈层效应:抛梗能接梗,我们就是共享了相同信息的「自己人」。

在几乎所有的流行文化圈子里,不论是明星的粉丝圈还是游戏的爱好圈,都充斥着这样「不足与外人道也」的梗,用来形成我们相对于外部的他们的信息优势和交流壁垒。

然而,有些梗的流行程度止步于圈层,有些梗却能够实现破圈,被应用到除了资深爱好者以外更广泛的范围。这道出了梗的第二个特质:

「可玩性」。

对于每一个使用者来说,玩梗是一个娱乐性、幽默性很强、又不难上手的创造过程,正如「玩」这个字本身的涵义。在玩梗的过程中,「梗」就像一个能跟群体中的人共享的一种充满幽默和解构性的气氛调节器——语言「礼花炮」。每个梗、或曰「礼花炮」本身的内容:放出时的响声、喷出的彩纸和金丝都等是固定的。而充满悬念的则是礼花炮品种的选择,以及释放的地点与时间。

不难发现,不是所有的梗都能具备「礼花炮」的品质,有的梗会逐渐沦为「哑炮」,变成平淡无奇、甚至过时的网络用语。究其原因,仍与梗本身的特质有关:产生背景越具体,越具备「不合时宜」、「与此无关」的特殊感、越带有浓烈情绪,用起来越有「平地一声雷」的响亮效果。

「臣妾做不到」作为梗,就会比「做不到」更有生命力。

看起来,「臣妾」这个只能用于宫廷后妃在上位者面前自称的专用语,比「做不到」增加了理解和表达的门槛,但实际上,「臣妾」这个在当前社会已经失去适合语境的词汇,能让网友无论在何种场景下使用,都自带强烈的反差性,「响声更大」、梗味儿更足。

由此我们发掘了梗的第三个属性:

「具体性」。

梗的具体性让它具备了无法被让渡给其他梗的信息量,也给了戏谑等各种创造性发挥的空间。「二营长的意大利炮」、「打了羊胎素了」、「蚂蚁竞走十年了」等等出自非常具体的电视剧剧情、采访或综艺的名场面,就具备了类似的玩梗价值。

而像「蓝瘦香菇」这样只需谐音就能理解,不太涉及专有信息量的梗,玩梗的空间就被极大压缩了。

最后,不能忽视的是梗的第四个属性:

「情绪价值」。

在表达普遍夸张化的网络时代,梗一抛出,无需多言即带出了原梗中浓烈的情绪,用来表达实际上不那么强烈的真实感受,既有传播效果,也有充足的幽默性,符合如今网络时代的传播诉求。最典型的便是「真香」梗。主人翁生动鲜明地展示出前一秒嘴硬、后一秒打脸的状态,网友再用出「真香」时,观者自然而然就能用原梗中强烈的情绪理解到玩梗者的表达,而无需更多语言解释。这就是自带强烈情绪内涵的梗给玩梗者叠加的表达「buff」。

由此,我们不难总结梗的三大特征:梗的基本含义能被某群体成员熟知;梗带有具体性和强烈的情绪。

而影视剧这种面向大众,注重剧情冲突的文艺形式,自然能成为「造梗源泉」。

解码《甄嬛传》

若说哪部国产剧是观众心头最爱,相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回答;但要论哪部电视剧梗最多、历时长还经久不衰,《甄嬛传》则是一个绕不过去的选项。

《甄嬛传》播出超过十年仍频上热搜,离不开常年游荡在网友对话、转发、评论和表情包中的《甄嬛传》梗:

面对难题和挫折,吼句「臣妾做不到啊」;

不想起床通勤的周一早晨,发微博配图「什么时候才能到头啊」;

大牌平替没有大牌好用,那就是「菀菀类卿,亦除却巫山非云也」;

被人气了,吐槽「贱人就是矫情」;

收了不喜欢的礼物还被人羡慕,能说「这福气给你要不要啊」

看到穿粉色衣服装嫩,嘲一句「粉色娇嫩,你如今几岁了?」(这句因为太过常用,已梗化为「粉娇你几」)

想要梦回古代才女拽拽文,那就是「逆风如解意,容易莫摧残」,「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还有自成一体的恶搞乱序版:「翠嘴,打烂她的果」(正常语序是「翠果,打烂她的嘴」)、「皇额娘吸了推娘娘」(皇额娘推了熹娘娘)。

没什么理由的戏精上身,还能自导自演地来一句「臣妾要告发熹贵妃私通,秽乱后宫,罪不容诛」。

单纯从文本来看,《甄嬛传》非常适合玩梗。

首先,《甄嬛传》作为描述后宫斗争的电视剧,主要人物除甄嬛外几乎全员悲剧收场,这让《甄嬛传》大量产出包含浓烈悲剧情感的台词。

还是回到这句经典的「臣妾做不到」。它出自《甄嬛传》中常年在皇上面前伪装温厚贤良的皇后,其残害皇嗣、害死纯元的所作所为终于被皇帝获知后,面对皇帝的职责和质问时对自己痛苦的陈诉。

从剧情本身来说,皇后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存在,而即使这样尊贵的身份,经历中仍然充满了痛苦无奈,「臣妾」的自称进一步加深了皇后的悲剧性。当这部分剧情浓缩成梗,网友们用在与《甄嬛传》毫无相干、程度也无法比拟的各种负面情绪的表达中,让这种表达增加了「又卑又亢」,调侃、自嘲的味道——「虽然我很努力/很牛逼,但还是失败了」。这反而柔化了负面性,变得半玩笑半当真。

这种在「丧」中不忘搞笑,「丧」而无厘头的语言风格,与丧文化的流行不谋而合,让《甄嬛传》的梗颇具「实用性」

其次,激烈的宫廷斗争,又让《甄嬛传》的台词既具备极强的冲突性、攻击性,适合于表达情绪强烈的吐槽。

如性格强势的华妃,一句「贱人就是矫情」,帮网友出了多少年的恶气。

而剧情背景中,宫廷人员往往因为身份、规矩的需要,把充满心机、或带有强攻击性的台词隐藏在看似礼貌恭顺的字面之下,梗化之后又有种独特的不服气、阴阳怪气的效果,也颇具实用价值。例如甄嬛在地位尚不高时面对华妃挑衅时回击的:「容不容得下是娘娘的气度,能不能让娘娘容下是嫔妾的本事。」

另外,《甄嬛传》台词对白偏文言风,与现代日常用语有明显差别,本身即具备「特殊感」、「反差感」。

剑拔弩张的的宫斗,或者是充满悲欢离合的古代经历,在现代生活中一经出口,能瞬间改变当时的话语氛围:

「世界上有四种通,圆通中通申通,还有臣妾要告发熹贵妃私通」,本身没有任何意义,只有快递品牌和宫斗台词混搭产生的荒谬性和由之而来的搞笑感。

当然,除文本上的特点,《甄嬛传》的梗化也来源于爱好者反复观剧,「盘出包浆」后的再创作。《甄嬛传》能让爱好者愿意重温,除本身制作精良外,也源于其兼具「悲剧」「爽剧」的双重特质。

悲剧和爽剧互为补充,前者为《甄嬛传》增添了人文色彩,丰富了观剧角度,让剧爽而不浅、爽而不俗;后者又激发了观众观剧时的正向反馈,保留了观众积极的期待和希望,让剧哀而不伤

「马太效应」与「怀旧效应」

《甄嬛传》文本上的特别,和悲剧、爽剧的双重buff是产梗、造梗的必要条件,但具备这些特征、优秀的古装剧甚至宫斗剧并不只《甄嬛传》一部,为何只有《甄嬛传》独占梗剧鳌头?

玩梗这种依赖受众对相同信息的掌握、图片文字传播和裂变式传播的活动,是非常典型的互联网产物,需要在互联网普及达到较高程度时才具备产生的土壤。而《甄嬛传》首播的2011年、上星播出的2012年,则已经是互联网深入寻常百姓家,网民基础足够庞大,且移动互联网方兴未艾的时间。

曾几何时,恶搞电影《无极》的搞笑视频《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还曾引争议和纠纷,而在2010年代,网络论坛、视频网站等等对原剧进行调侃、拆解的网友「二次创作」,早已屡见不鲜。

可以说,《甄嬛传》赶上了玩梗进入快车道的时代。当众多网友的创造力已成为惊人的「二创」力量时,对电视剧的各种创意衍生与玩梗就已不再只与电视剧自身的文本相关。

玩梗与创作不同,创作讲究新意,一旦出现「炒冷饭」或相似性高的情节桥段,很容易引起观众反感。但玩梗则是在一个玩梗者和受众共享同样信息的前提下,对已知信息的再创作,是对基于共享信息形成的兴趣群体的再次巩固。在梗所蕴含的趣味、意蕴完全消失之前,梗越玩,群体越稳固,所产生的熟悉、安稳和玩梗的乐趣也就越多,形成越玩越好玩的正向反馈。

对于想玩梗的人来说,梗热不热、火不火、知道的人多不多,也是这个梗好不好玩的决定性因素之一:更多人知晓的梗当然是一门更响的礼花炮,玩起来反响也更热烈,效果更好。

而一旦一个爆梗被选中,就意味着其他梗的落选。即使有着相似的元素,热度也有天壤之别。这种热度差别再经过不断加入的玩梗者一遍一遍地巩固,差异便愈发难以逾越。

例如今年六一前后爆火的肯德基随餐搭配玩具可达鸭,热度远高于与其一同推出的皮卡丘;而迪士尼的玲娜贝儿风靡全网的时候,也不会有太多人了解跟她同属她达菲家族的星黛露、杰拉多尼。

现在的《甄嬛传》,除了本身76集的剧集体量,所有观众对它的二次创作与解读早已扩充出一个更为广阔的「甄嬛宇宙」。每一次网友的玩梗无疑是对「甄嬛宇宙」的强化,也是对其他梗的弱化和转移。

梗越玩,就有越多人玩,可谓是玩梗的「马太效应」。

对于其他电视剧来说,就算从艺术性上超越《甄嬛传》,在玩梗上也已失了先机,再汇集出有相似影响力的梗的空间和可能性也被很大程度上压缩了,由此进一步铸就了《甄嬛传》梗剧之王的地位。

除了马太效应,「梗剧」也是近些年怀旧风气的一种体现。

被梗化最多的几部电视剧:《甄嬛传》2011年首播,李幼斌版《亮剑》2005年首播,《武林外传》2006年首播,都是十年以上的剧集了。对80、90后这些网民来说,这些剧在他们记忆最深刻的青少年时期播出,品质精良,情怀满满,用这些剧玩梗既不需要学习时下流行的内容,又仍能具备不低的热度,是颇为好用的一种怀旧方式。

经久不衰的传播本不是件容易的事,但一旦成为众多网友怀旧的基地,老剧就成了老酒,越久越香。

1号结语

《甄嬛传》再优秀,毕竟也是10年前的剧了,1号也十分乐见新的优秀创作,能够给常常靠过去文娱作品与事件造梗玩梗的「梗池」注入新鲜血液。

但梗化的魅力即在于,它是由受众而非创作者主导的过程。对创作者而言,是可遇不可求、也不可控的:可能是爆红和美名,也可能是黑红和骂名。

为了追求梗化,故意引入争议元素、营造冲突或扭曲人物性格与剧情合理发展,往往事与愿违,甚至引起群嘲。

打铁还需自身硬,玩梗还需作品硬。

能够在海面上久久停留,而非昙花一现的冰山,其海面下方的部分一定大而坚实。梗也同样,有流传价值的梗,其背后指涉的内容一定合理、精彩、充满细节、包含因剧情合理发展无可回避的矛盾冲突,才能引发网友二次创作的热情。作品本身是否过硬,是梗能否从「0」到「1」最直接的决定因素。

只有作品本身的价值,才能等来《甄嬛传》之后下一波梗化的东风。

社会学研究(社会学研究方法有哪些)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考研培训班 » 社会学研究(社会学研究方法有哪些)

赞 (0) 打赏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