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邮电大学研究生(北京邮电大学研究生招生信息网)




北京邮电大学研究生,北京邮电大学研究生招生信息网

TOP前言

“TOP大学来了”小编按,3月17日上午,北邮大举行集成电路学科发展研讨会。校长徐坤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电子学院院长彭练矛颁发双聘教授和集成电路学院院长聘书。

“TOP大学来了”小编按,3月17日上午,北邮大举行集成电路学科发展研讨会。校长徐坤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电子学院院长彭练矛颁发双聘教授集成电路学院院长聘书。

研讨会上,彭院士指出,希望借助碳基电子发展的机会,北京邮电大学和北京大学可以携手共建碳基电子技术生态圈

研讨会上,彭练矛院士作了题为《半导体产业发展趋势和碳基电子技术的机遇与挑战》的专题报告,从半导体行业现状分析入手,探讨了硅基微电子技术的极限,提出了后摩尔时代碳基电子学用于加速半导体电子产业发展的优势和重要性,展示了彭院士及其团队的研究成果,并对碳基技术的商业化进展进行了展望。彭院士指出,希望借助碳基电子发展的机会,北京邮电大学和北京大学可以携手共建碳基电子技术生态圈

彭练矛,中国科学院院士。现任北京大学电子学院院长、北京大学碳基电子学研究中心主任。主要从事电子显微学和碳基纳米电子学研究。在电子显微学领域,发展了可以精确处理一般材料体系反射和透射电子衍射、弹性和非弹性电子散射的理论框架,建立了确定材料结构的方法和所需的重要参数库。在碳基电子学领域,发展形成了整套碳基CMOS集成电路无掺杂制备新技术,首次制备出性能接近理论极限,栅长仅5纳米的碳纳米晶体管,实现了综合性能超越硅基器件十余倍的“中国奇迹”。

彭练矛院士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项,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1项,全国创新争先奖1项,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1项。获首届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资助。2015年获得第四届首都科技盛典——推动“北京创造”的十大科技人物称号,入选2000年度和2017年度“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2000年度“中国基础科学研究十大新闻”、2011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2020年度“中国半导体十大研究进展”。自2001年起,先后4次任国家“973计划”/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2次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项目学术带头人。发表SCI收录论文400余篇,论文被引用27000余次。

编辑、审核:大可

版权声明:本文由“TOP大学来了”综合自“北京邮电大学”,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转摘只为学术传播,如涉及侵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修改或删除。

北京邮电大学研究生(北京邮电大学研究生招生信息网)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考研培训班 » 北京邮电大学研究生(北京邮电大学研究生招生信息网)

赞 (0) 打赏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