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学考研网,历史学考研网李老师怎么样
2023历史学考研313统考真题,历史学考研网
2023历史学考研313统考真题,历史学考研网
2023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
313统考历史学基础试题
历史学考研网·整理
2022.12.25日.下午3点50分
十年专注历史,只为帮你圆梦名校
4.下列中国古史典籍中,依照《通典》体列与主体内容编撰而成的是:
A.史通
B.资治通鉴
C.通志
D.文献通考
5.辽朝捺钵制度,分为春捺钵制度(春水),秋捺钵制度(秋山),其目的是
A.接受各部族首领前来朝贡
B.各部首领交流渔猎技艺
C.协调朝廷与各属部的关系
D 处理辽朝对外交往事务
6.1859年,英国对法国进口货物征收大约15%的税率,比当时中国对同类货物所征收的进口税率高2-3倍,表明:
A.清朝开始丧失了关税自主权
B.清朝降低关税–增加进口
C.列强利用协定关税压低中国进口自关税
D.列强对华经济侵略形式发生了根本变化
7.1905年,清朝颁布《各学堂奖励章程》,根据毕业考试结果获得相应的奖励出身,如高等学堂毕业生授予举人功名,中学堂和高等小学堂授予生员功名,官府根据不同情形分别予以选录,此举:
A.减轻教育改革阻力
B.使新式学堂名存实亡
C.消除立宪党人的反对
D.维持了旧有考试制度
8.1941年5月,毛泽东在延安干部工作会议上尖锐批判主观主义作风,号召全党树立理论与实际相统一的马克思主义作风,为整风运动做了准备,这一报考是:
A.反对党八股
B.改造我们的学习
C. 整顿党的作风
D.反对本本主义
9.1954年,我国某企业利润分配表显示,国家税收占34.5%,职工福利占15%,公积金占30%,资本家红利20.5%,该企业性质:
A.国家资本主义
B.民族资本主义
C.社会主义公有制
D.初级合作社
10.1984年,邓小平南巡指出:“ 我们建立经济特区,实行开放政策,有个指导思想要明确,就是不是收,而是放”,主要国内背景是:
A.社会经济发展速度放慢
B.产生姓“社”还是姓“资”争论
C.受国际形势变动的不利影响
D社会族初级阶段理论的创立.
11.印度列国时代,阶级矛盾突出,涌现出许多新思潮,这些新思潮的共同特点是:
A.批判专制王权
B.反对婆罗门教
C.抨击宿命思想
D.否定生死轮回
12.埃及中部阿玛纳出土楔形文字诏书,法老与中巴比伦王国之间通信比例大,内容主要为中巴比伦所面临威胁,该威胁主要指:
A.喜克索斯人入侵
B.神庙祭司阶层兴起
C.亚述王国兴起
D.腓尼基人殖民扩张
13.1164年,英格兰颁布《克拉伦登宪章》,规定:未经国王允许,高级神职人员不得离开王国,教会领地领主空缺,国王有权占有收益,反映了:
A.国王司法权力扩大
B.等级代表会议建立
C.国王与罗马教廷分裂
D.《大宪章》原则
14.中古阿拉伯文明促进了东西之间交流,能印证史实:
A.印度数字传播
B.训民正音创制
C.健陀罗艺术诞生
D.那烂陀寺建造
15.15世纪以前,东方香料、丝绸、瓷器等长途贩运至欧洲,价格高昂。此贸易兴盛时,欧洲与东方往来最密切区域:
A.北海、波罗的海
B.地中海
C.香槟集市
D.大西洋贸易区
16.1588年,丰臣秀吉发布“刀狩令”,以建造大佛需要大量铁器为由,收缴民间一切武器,目的是:
A.垄断国内武器制造
B.践行佛教和平主张
C.扶持国内农业生产
D.推行兵农分离政策
17.英国首相1898年说:“ 大国的斗争已经不再像1830年或者甚至1860那样——只限于欧洲问题,而是牵涉到遍布全球的市场和领土问题”。主要表现为:
A.自由竞争商品输出
B.资本输出、加强垄断
C.推销机器、掠夺资源
D.技术封锁、关税壁垒
18.到1944年,美国有100万黑人进入制造业工作,其中30万是妇女,还参加反法西斯战争,这说明:
A.说明种族就业隔离正式废除
B.标志黑人走上了武装抗暴道路
C.推动黑人民权运动逐渐高涨
D.宣告美国女性获得选举权
19.1959年,艾森家威尔邀请赫鲁晓夫访问美国,会谈中,美国拒绝苏联提出的裁军议题,苏联拒绝美国提出的核武器议题,但双方就柏林问题举行四国首脑会议,表明:
A.多极化趋势冲击两极格局
B.冷战进入苏攻美守阶段
C.美苏意图终结冷战
D.美苏在对抗中寻求平衡
20.战后,列维·斯特劳斯对存在主义哲学提出批判,他所代表的哲学思潮被称为:
A.结构主义
B.理性主义
C.科学哲学
D.现代解释学
二、史料分析题:第21~22小题,每小题30分,共60分。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上。
21.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国初里甲之编,均其户口,可举纲以知目。首长之役,择其望族,如以臂而运指。意甚善也。然丁产之息耗渐殊,而更繇之输充弗改,则轻重之间,规避自生矣。试按今之图籍,有一甲之众,足敌一社者,尚可分里以役之乎?今之里胥,有单贫已极者,尚可按籍以定之乎?窃考国典,其里不敷十甲之数,取邻图拨补之:甲不敷一百十户之数,验丁产归并之,排年里长设有消乏,许于一百户内选丁粮近上者充补焉,抑何其融通乎!
——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
材料二
呜呼,人以户籍为定,国家之兴,十年大造,稽其户之盛衰而升降之,贼役斯平也,今版籍之弊,可为长太息矣!富者,丁联千百,而籍之所人,乃直数十;贫者,匹无,而籍所载,不免二三。里长永为里长,有消无以苏其穷;甲首永为甲首,富豪得以避其重。户惟合而不分。且有冒相合者。户丁倍于国初, .繁庶埒于上郡,而荒落犹夫旧额也,自有郡至今,百余年矣。而制度犹若是其草创焉,何哉?
——嘉靖《思南府志》
回答问题:
(1)解释材料一划线句子的含义。 (10分)
(2)概括里甲制度在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弊端,并说明明朝政府的解决办法。(20 分)
三、论述题:第23~26小题,每小题40分(其中主体内容占30分,论述组织占10分),共160分。
(要求:史实准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楚,文字流畅)
23. 概述春秋时期诸侯争霸的主要阶段,并分析争霸战争的影响
24. 论述中世纪德国未能形成统一国家的原因
25. 论述20世纪50年代中国优先发展重工业战略形成的历史背景及其意义
26. 论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非洲独立国家经济发展道路的异同
历史学考研网(历史学考研网李老师怎么样)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考研培训班 » 历史学考研网(历史学考研网李老师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