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中期个人总结(研究生中期个人总结怎么写)




研究生中期个人总结,研究生中期个人总结怎么写

现如今,读研之人犹如过江之鲫,络绎不绝,此起彼伏。2019年考研人数更是突飞猛进到290万人,预计2020年考研将顺利超越300万的大关。然而,考上研究生,拥有研究生学位并不能保证你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顺风顺水,因为在这个不仅看颜值,更看才华的年代,具有真才实学的毕业研究生才能真正配得上学位,在将来的职场上取得先人一步的成绩。

目前,教育部逐渐收紧研究生毕业关,这意味着读研更难啦。马哥认为这是好事,等于是教育主管部门通过顶层设计和制度架构来形成“良币驱逐劣币”的氛围,引导和督促具有研究生培养资格的高校进一步增强主体教育责任,培养出更多高质量的研究生,而不是只图拿学位、混文凭的研究生。作为读研过来人,马哥今天想跟大家探讨读研三年应该养成的三大能力,希望能对即将跨入读研生涯的小伙伴能有所帮助。

第一个习惯系统思考的能力

很多人在讨论本科生与研究生最大的不同在哪里?肤浅的人可能会说,很明显啊,研究生学历更高,在人才市场上更加吃香,不信,你看考上公务员的研究生,转正定级都比本科生高一级。

马哥也曾与多位读研的朋友探讨过该话题,虽然大家表述的方式各不相同,但是在交流中都在有意无意地强调思维习惯。一位仁兄直言,本科生充其量是通才教育,学习的科目比较宽泛,而且又不够深入。但是读研则完全不同,你必须选定一个明确的研究方向,尤其研二中期考核后,还必须敲定毕业论文的主题。正是因为学习和培养模式的不同,则让研究生在思考的维度上胜出本科生一筹。

拿读研最基本的文献综述来说,一般中期考核都要求参考文献不少于100篇,而且其中还必须有外文文献。而文献综述是对现有研究领域内学术思想和研究现状的系统梳理,需要读研者们抽丝剥茧,形成清晰的研究传承脉络。简而言之,在这个总结和归纳的过程中,已经培养了研究生深度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因此建议大家在读研期间,多方学习经典论著和核心期刊上登载的前沿论文,形成系统思维的好习惯。

第二个习惯应用知识的能力

在本科阶段,你可能认为,自己所学到的内容大多数不知道有何用,因此更多地是为了应付考试过关。但是研究生阶段则更加明确,可能从研一开始,你所学到的没门科目都跟自己的毕业论文设计有关。马哥就读研一期间,学校将多元线性分析列入必考科目。作为自高考以来,数学一直短板的我来说,进入读研阶段还学习复杂的数学,实在是一件头疼的事情。

而在研一期间参与导师项目的时候,才发现学校安排这样的科目真可谓是用心良苦。因为目前发表论文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很多一流大学更是直接将研究生在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的数量列为学生能否参加毕业答辩的重要条件。当自己利用学到的皮毛知识处理和分析数据的时候,才真正意识到多元线性分析是多么重要。借助这种数学工具,可以将数数据的特征进行深度分析,将看似生硬的知识转换为生动活用的知识。当然只有足够用心,才能体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妙处。

第三个习惯专业学习的能力

不少人谈到专业学习,总是哈欠不断,爱理不理,认为这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而研究生必须克服这种心态,主动向专业知识进军,因为你只有学到足够多的专业知识,才真正可能让你形成竞争优势或者错位优势。当然专业学习是一件富有挑战性而又枯燥的工作,也是很多本科生放弃考研的重要原因。

一位目前已经是老总的师兄说,要说读研期间培养的最大爱好是什么,那就是学习专业知识的能力。当你一旦养成学习惯性的时候,这种力量是很可怕的。就犹如一个人每天坚持晨跑,隔一天不跑步就会浑身不舒服一样。在毕业参加工作后,但凡这位师兄遇到工作或者生活上解不开的难题的时候,他总会求助于专业书籍,俗话说,开卷有益,在知识的滋养下,他的人生活得非常通透,看问题总能见人所未见,因此在职场上如鱼得水,一路顺风顺水。有人说知识没用,马哥想说的是,那是你没有遇到真正的高手。

读研三年时光,说长不长,说短不短,与其在一些与专业学习无关的事情上消耗太多时间,不如沉下心来,将内心的烦躁和压抑搁置一边,拿起一本专业书,钻研、总结、提炼、应用。经过三年的打磨之后,你会发现,自己的读研生涯正在拥有更多的宽度和厚度,而不只是拥有一本学位证。读研如修行,只有那些信仰知识、敬畏知识、求知若渴地吸收知识的人,才能在这个知识经济的风口里快乐地飞翔。

研究生中期个人总结(研究生中期个人总结怎么写)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考研培训班 » 研究生中期个人总结(研究生中期个人总结怎么写)

赞 (0) 打赏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