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研究生(心理学研究生报考条件)




心理学研究生,心理学研究生报考条件

聆听“局首席”们的故事!

他们循循善诱为迷途灵魂拨开云雾,他们攻心治本直击犯罪思想根源,他们聆听心声捕捉对象心理电波,他们春风化雨引导浪子早日回归……暂别两周后,《他们是“局首席”》系列专题又和屏幕前的小伙伴见面了。今天的故事,小轩与大家一起认识大墙内罪犯的“心灵捕手”“情绪猎人”——青浦监狱民警周利国,分享他把心理学专业运用到罪犯个别教育的心路历程。

周利国

熟悉心理学的小伙伴都知道,华东师大在该领域的学科排名一直名列全国前茅。拥有华东师大心理学研究生学历和硕士学位,毕业后来到大墙内,深耕罪犯心理矫治,攻坚个别教育,这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青浦监狱心理健康指导室民警周利国说——这叫幸福!

在2021-2022年度局首席个别教育能手名单中,周利国榜上有名。除此之外,他还在2019年获聘局高级矫治师,2020年荣获局优秀(罪犯教育改造)评估员,荣膺监狱层面个教能手、优秀评估员的次数更多。对于这一切,身边的同事们都认为这是实至名归。

成绩

承包并转化顽危犯15名

成功处理罪犯心理危机26次

评估罪犯数量累计543 次

获得监狱个别教育能手7次

获得优秀评估员4次

2019年成为局高级矫治师

2020年获得局优秀评估员

2022年被评为局“首席个别教育能手”

…………

专业+兴趣=职业幸福

这些年,随着参与罪犯教育改造的个案不断积累,周利国总结,绝大多数罪犯都具有不健全的人格特征,他们的心理都是可以被矫正的,于是一个想法在心里萌发成熟并愈发坚定,那就是要在罪犯改造特别是个别教育的舞台上,用专业背景、专业知识实现专业价值。这几年,已经拥有深厚心理学知识储备的周利国,工作之余,并没有停下学习探索的脚步,他知道心理学新理论和新技术不断更新,罪犯个案的新问题和新需求也层出不穷。

罪犯张强(化名)担心自己离婚对孩子产生影响,出现焦虑不安而求助。周利国对张强的情绪“抽丝剥茧”,只有孩子对父亲的接纳,才能从源头上解决张强的担心。“心病还须心药医”,周利国运用“房树人”投射技术,帮助张强更直观地理解问题根源,为他搭建起与孩子沟通的“桥梁”,鼓励引导他与孩子多沟通,表达内疚与悔恨……慢慢的接触和沟通,张强的孩子渐渐理解了父母离婚的决定,对父亲犯罪的行为也选择了谅解,鼓励他在监狱里听“警察叔叔”的话。

个案结束了,周利国却发现,因家庭关系紧张导致服刑期间心理问题的罪犯不在少数,具有一定的普通性。他进一步拓展了“房树人”等技术在监狱相似经历或心理问题罪犯中的运用,引导他们正确理解在家庭和亲人关系中所处的状态和心理需求,避免了潜在的罪犯心理冲突和监管安全,也修护了罪犯的家庭关系。

“问渠那得清如许?”正是一个个案例的源头活水,在个别教育中面对问题、解决问题,才让周利国和参与个教的许许多多民警们自信从容、游刃有余。周利国常说,监狱个别教育的丰富案例是心理学实证研究的“富矿”,同时不断丰富的理论储备和经验积累又为罪犯个别教育、心理矫治提供了强大支撑,当专业、职业与兴趣相遇,那就是幸福!

评估+矫治=心理“排雷”

个别教育工作首要任务就是如何科学认识罪犯。当前,评估工作在罪犯教育改造中的地位不断凸显。周利国勇挑重担,全程参与监狱罪犯评估工具研发,把评估工具及其要素贯穿到罪犯日常改造中,助力丰富上海监狱“评估、管理、矫正”一体化的载体和路径。

2020年初,罪犯胡玉(化名)评估结果出现异常,监区犯情掌握和主管民警谈话得知,由于疫情,老家在湖北的胡玉出现不可控制的紧张焦虑情绪,之前刚经历父亲离世,此时又担心家人健康,出现严重情绪问题也在“情理之中”。接手后,周利国首先安排胡玉拨打亲情电话,让他保持与家人的联系,同时从心理健康评估、改造需求评估入手,在量表的数据中,“定量再定性”胡玉的心理状态和内心活动,从而有的放矢地进行“心理按摩”,引导他接受父亲去世的客观事实,助其尽快从亲人离世的悲伤情绪中走出来,重新检验生命价值和生活目的,激发改造的动力,找到未来的方向。《上海法治报》对此进行了专题报道,名为《父亲意外离世他情绪崩溃——一场在大墙里进行的“心理救援”》。

“心事浩茫连广宇,于无声处听惊雷。”监狱为每个罪犯都建立了评估报告和心理档案,成为掌握认识罪犯的强有力工具。正是依靠这些报告和档案,周利国更精准地开展个别教育,攻心治本,为监狱安全稳定排除更多的“雷”。

探索+归纳=实践创新

实践基础上探索和归纳,是监狱工作特别是教育改造主业创新发展的“源动力”。个别教育和心理矫治,周利国从来不是“坐着等”,而是“走下去”,开展全天候的心理巡诊,第一时间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在一次心理巡诊中,某监区反映,罪犯时尧(化名)情绪控制能力差,监组内的人际关系紧张,出现多次违纪,风险性大。周利国第一时间介入,寻根溯源,发现时尧思想根源在于看待问题的视角有偏差,无法正确归因,情绪和行为失控的原因出在心理认知的偏差上。周利国开出了一张综合系统施治的“心理处方”,分析现有评估结果,补充专项评估要素,围绕时尧心理认知偏差一一对症下药,经过几个月的努力,时尧的情绪日趋稳定,与他犯的关系缓和了许多,生检会、日记中他也愿意谈及自己的不足和改造规划,时尧的评估矫正案例还入选了司法部精品案例库。

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成为路。周利国深知,个别教育从来没有固定模式,只有循着矫正个案的问题出发,才能寻找“最优解”,才能在归纳和探索中不断创新发展。

个别教育就是为解决罪犯个体具体的、特殊的问题,这里的“具体和特殊”,周利国都作了分门别类的梳理和归纳。他根据罪犯犯罪类型、犯罪原因、恶性程度及其反映的思想、行为、心理特征,因人施教,对症下药。诸如面对暴力犯该如何矫正心理和行为?面对职务犯要把握利用哪些心理特点?面对诈骗类犯的心理突破点在哪里?又如短刑犯评估、管理、矫正三者如何快速衔接,刑期长的罪犯如何调动改造积极性?……许多的问题,周利国都有个案和答案,他总把这些探索和归纳的成果与同事们分享交流,成为大家心中的“案例库”。

看了周利国的故事,小伙伴们是不是都有了一种监狱教育改造无坦途的感觉?这就对了!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行而不辍,未来可期——上海监狱个别教育舞台上的“周利国们”,正用这份无止尽的探索和攻坚,化解着一个又一个罪犯的“心结”,为他们找到了安心改造和顺利回归的前路和方向。


心理学研究生(心理学研究生报考条件)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考研培训班 » 心理学研究生(心理学研究生报考条件)

赞 (0) 打赏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